地 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 话:020-123456789
网址:haoyoushudian.com
邮 箱:admin@aa.com
2月7日,上墙大年初十,潜山是市组安庆市潜山市黄铺镇黄铺村居民王南豪和妻子韩琪大喜的日子。小两口在自家老宅举办了一场“简约而不简单”的规民婚礼。
“这几年村里一直在倡导婚事新办,约文我们两家商量后也觉得没必要大操大办。明新今天的风入婚礼清清爽爽、热热闹闹,上墙大家都很满意。潜山”今年26岁的市组王南豪和妻子韩琪都是黄铺村人,大学毕业后,规民二人就一直在杭州工作。约文
人情上做“减法”,明新就是风入在文明上做“加法”。婚事简办新办,上墙不仅免去了村民们的“人情债”,也让邻里关系更纯粹。黄铺村涂坂村民小组组长王结亮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过去,村民们办婚礼比阔气、讲排场,婚礼花销一家更比一家高,甚至还有借钱办婚礼的情况,最终喜事变成负担。
风气之变始于2011年左右,彼时,黄铺村开始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村“两委”指导64个村民组在“一约四会”的基础上制定“组规民约”。
“‘组规民约’由村民小组理事会召集村民开会制定,经组内协商,对红白喜事宴席标准、宴请人数等都作了具体规定,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黄铺村党委书记王绍南说。
黄铺村是潜山市有名的经济强村,有“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多块“金招牌”。截至2024年底,该村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200万元,村集体资产达2.1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达6400万元。
“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村规民约’是村级管理的重要方式和载体,近年来,我们定期听取村民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村规民约’‘组规民约’内容进行更新,把更多的文明新风尚写进去。最近两年,我们就在‘村规民约’里加入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的内容。”王绍南介绍。
如今,行走在黄铺村的乡野阡陌,总能看见道路两侧的文化墙上醒目地印刷着“村规民约”“组规民约”和移风易俗宣传漫画。
约定不仅印在了墙上,更融入村民心里。近3年来,黄铺村举行红白喜事210余次,村民们严格按条约办事,累计节省开支200余万元。
黄铺村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组规民约”培植文明新风的举措,是潜山市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具体实践之一。
近年来,潜山市多举措推进移风易俗,全面建立健全村(居)“一约四会”,并在“四会”章程中明确移风易俗倡导性标准;严格落实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两报告一承诺”制度,督促党员干部自觉抵制超标准、超规模的婚丧宴席和人情往来;将移风易俗与文明积分相结合,通过“积分兑礼遇”方式,让乡风文明成为村民自觉行动。
潜山市素有“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该市将移风易俗与黄梅戏、大鼓书、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相结合,创作了大批文艺精品,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弘扬新风正气。
“婚姻不是买卖,彩礼不是标准,真心相爱才最美好。”在潜山市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小品节目《不一样的“彩礼”》获得现场观众的一致称赞。
“小品故事接地气,通俗易懂,能让观众在欢笑之余感受到文明新风。”文艺志愿者汪洋说。
潜山市文明创建中心副主任余雪峰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将在找准抓实移风易俗关键点、发力点、突破点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新时代文明新风吹遍城乡每个角落,吹进群众心坎。(陈成)